杰克JACK,C6包縫機,修理縫紉機
這家知名裁床企業在《法國力克保護知識產權嚴正聲明》中說:“近日,中國警方對我們指控侵犯力克知識產權的公司采取了執法行動,部分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企業購買或使用其產品及服務均涉嫌侵犯力克知識產權。”
侵犯知識產權,本質上是一種“偷竊”行為。既然侵權了,就要面臨索賠,就要付出應有的代價,這是無可厚非的。特別是在縫制機械行業,侵權事件屢屢發生,甚至司空見慣。被侵權的一方維權時間長、成本高,往往“贏了官司、丟了市場”,真是苦不堪言,又無可奈何。此次力克維權事件,盡管侵權的性質不同,但也確確實實給行業內那些視法律法規如兒戲的人敲響了警鐘。
那么如何看待這次力克維權事件?此次侵權行為為何會涉嫌“刑事犯罪”?力克維權事件帶給行業企業哪些警醒和啟示?帶著這些問題,全縫信息中心專訪了上海滬慧律師事務所的嚴忠澤律師。嚴律師2020年被上海市律師協會評定為“知識產權專業律師”,在知識產權訴訟領域專業顯著。
上海滬慧律師事務所律師 嚴忠澤
嚴忠澤律師簡介:上海滬慧律師事務所主任,上海律師協會評定論證的知識產權專業律師,是有律師執業證、專利代理師證、知識產權經濟師證的叁證律師,深耕知識產權十多年,在專利分析、專利確權、專利維權以及企業專利風險防控領域擁有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
為規避刑事風險,企業要做好兩手準備
全縫信息中心:嚴律師好。這次力克維權事件,給行業帶來很大震動。以往的侵權行為基本上都是一般意義上的知識產權糾紛,并未上升到“刑事犯罪”層面。這次的侵權行為有什么不同?
嚴忠澤:我看了一下,力克的經營范圍,不僅僅是提供裁床設備,還包括相關的工業軟件,而且它也宣稱已進入工業4.0,所以我認為這次涉事的企業應該是涉嫌侵犯著作權的刑事犯罪。當然,構不構成犯罪現在還不確定,因為公安機關的介入,就是對涉嫌的犯罪行為進行前期偵查。
全縫信息中心:您作為知識產權訴訟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這個案子是怎么看的?
嚴忠澤:這次力克出手,是對那些目前還在使用侵權軟件的企業是一個警醒,也就是說,你再不去購買正版的,可能會面臨刑事的追究,這跟一般的民事侵權不一樣,民事侵權確定侵權后只是賠點錢了事,刑事犯罪那是要坐牢的,所以威懾力也比較大。
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講,公安機關配合調查,也說明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重視。
全縫信息中心:對我們這些中小制造業企業來說,因為自主研發的能力可能都不強,那么面臨類似力克維權這類事情的話,作為企業應該怎么做,才能規避刑事風險?
嚴忠澤:應該說要做好兩手準備。
第一,侵權的軟件不要再用了,如果沒有替代軟件的話,建議去購買正版軟件,我想這也是力克的最終目的。
第二,我也了解到縫制機械行業每年的產值可能并不像其它行業的產值那么大,動員每一家企業都去自主研發,這不現實。但這件事其實給我們一個提醒,自主研發工業軟件,始終是我們國內任何一個行業的必走之路。而且從目前的國際環境來看,已經迫在眉睫。那么對于縫制機械行業來講,可能就需要行業內的一些企業聯手或者大家共同出資去研發工業軟件。如果目前國內有企業,或者有哪個高校已經在研發了,那么我們的企業就要去支持它,要去大膽地使用。
因為我們知道,軟件要更新、升級,必須要有大量的用戶去應用它,應用的過程會收集大量數據,才能豐富它的軟件,也才能彌補軟件的缺陷。
所以,力克這件事也就告訴我們,在工業軟件上,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去做自主研發,比如我們縫制機械行業里的一些頭部企業,可能就要承擔起行業或社會責任,由他們去領頭,或者聯合其它企業,或者資助高校去搞聯合開發。
因為必須要有領頭羊。國家新的五年計劃中是要大力扶持知識產權的,所以力克這件事情對相關企業來說既是一個教訓,也可能會成為縫制機械行業工業軟件開發的契機和開端。
抱團合作和有償分享,將成為趨勢
全縫信息中心:您的站位比較高。其實您也知道,中國縫機行業從一開始就是從模仿起步,在發展過程中,一些中大型或頭部企業有條件自主創新,但也有大量的小微企業想走捷徑,被侵權企業很多時候因為維權成本太高而疲于應付,您想給這些企業提什么建議嗎?
嚴忠澤:我接觸比較多的是專利侵權。對一些小企業來講,它總是要從這個行業中去分一杯羹,那么既然這樣,我還是延續剛才講的理念,就是行業的頭部企業如果是互補的,為什么不能一起合作,大家把專利放在一起,去把它做大,然后再把這個市場進行細分,當一些細分領域的專利頭部企業不想用的話,就可以讓渡給那些小企業,把專利許可給他們用,收費不要太高。
為什么?小企業之所以現在去侵權,因為第一維權難度大,知識產權的侵權時間跨度比較大,最后維權的企業會發現,最后獲得的賠償,根本彌補不了自己的損失,相反,對那些侵權企業來講,侵權成本就很低。所以,我覺得我們換一種計算方法,你與其打他侵權,他最后可能付10萬、20萬,還不如把專利許可給他用,每年讓他付10萬、20萬,它也就很放心地做下去,大家慢慢就可以把專利集中在一起。目前,從國家層面上看,我們現在面對的共同對手,真的是西方對我們的圍堵,而且就發生在當下,如果大家因為今天力克這件事而聚合在一起,以后就完全可能避免類似的風險。全縫信息中心:這其實是一個很理想化的狀態。
嚴忠澤:我知道,但是對小企業來講,你說無論是做哪些法律準備,對它們來講都是成本很高的。
第一,你要做到不侵權,不侵權怎么辦?比如說去購買正版的工業軟件,太貴,成本太高。第二,你得有自己的技術創新,但是現在很多技術已經非常完善了,你再要去創新,承擔不起研發的高投入。全縫信息中心:所以就像剛才您談到的,或許大家一起抱團,才是一個比較好的結局。
嚴忠澤:這是趨勢,沒辦法。你看西方一些大的科技企業都是抱團的,就像芯片領域的荷蘭的ASML光刻機,為什么美國可以限制荷蘭向中國出口光刻機,就是因為荷蘭這家企業有很多股東,而且這些股東都是歐美大型的科技公司,它們都在光刻機里注入了專利,你阿斯麥要賣光刻機,得經過我的同意。其實西方很早就在抱團謀劃,共同針對中國。我們如果不再抱團,那么最終可能就會被西方給弄垮,或者說就會成為它們賺錢的機器了。
我們縫制機械行業必須要在軟件著作權這方面搞自主研發,比如說去年CISMA上杰克展示了一個成套智聯裝備,從布料進來,到布料的挑選,到布料的剪裁、縫制,全過程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這當中就必須有軟件的支撐。但是問題是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只有中國的杰克能做這套裝備,你像德國、法國,可能都做不出來,因為它們沒有需求的市場,沒有應用的場景。我們知道德國曾經也是縫制設備的強國,但現在德國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小,就是因為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我們依托市場有了非常多的創新和發民,就縫制設備而言,中國縫制設備的硬件的自主創新率非常高,甚至達到全球領先程度了,但我們的短板就是工業軟件,所以我講為什么頭部企業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可持續發展,也應該聯合起來,去開發這個應用軟件。
維權除了訴訟,其實還有其它途徑
全縫信息中心:我們這個行業您也知道,侵權之風很盛,而且維權成本太高,周期很長,那么到最后那些想做研發的有骨氣、有進取心的企業,就不愿意去做研發或者不愿意把最先進的東西拿出來,對于這種狀況,您從知識產權律師的角度來看,會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嗎?
嚴忠澤:一是從維權角度講,很多企業的維權方式可能太單一,因為一講到維權,大家首先想到的方式是訴訟,其實還有其它一些途徑,比如說國家知識產權局,它有行政查處的權力,有時候你想更快地解決問題,不妨去找地方的知識產權局,或者市場監督管理局,請它們出面去進行查處,時間短,而且這種查處是面對面,大家可以去談,而且對侵權方來說也是一種警示。
有人或許會問,查處完了怎么辦?如果在查處過程中大家達成和解,或者說對方保證不侵權了,那么這件事可能就結束了。如果你想讓侵權方受到懲罰,比如說必須要賠償,那么行政查處其實也在幫忙取證,你可以拿到證據再到法院去起訴也未嘗不可能。但是我們也知道,打是打不死的。
所以我覺得,行政查處在仲裁過程中,其實可以讓企業面對面地去了解對方需求,被侵權的企業跟侵權方企業之間,也許能找到一個共同點。比如合力發展或者大家雙頭并進,所以維權是有方法的,也是有多途徑的。
全縫信息中心:比如說我作為一家企業,研發了一個可申請專利的技術,那么被另一家企業侵權了,我是否可以采取類似力克的方式,來解決侵權問題?
嚴忠澤:目前從國內的法律來講,涉及專利這方面的刑事處罰,只有一個罪名,就是假冒專利產品,如果它只是侵害了你的專利權,也只能走民事賠償這條路,也就是說不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這一個領域,但是這當中,為什么對方會仿呢?
第一,如果你的創新是技術層面的,不一定要申請專利,可以作為商業秘密來保護,如果被他人模仿,可能是企業沒有把牢內部研發人員的關,有些可能是技術的泄密,有些可能是技術人員的出走造成的技術流失,這里就涉及到勞動法中競業禁止和不正當競爭方面。如果侵犯了商業秘密,這也是可以上升到刑事犯罪層面的。第二,如果你的創新是產品層面的,比如零部件的改變或零部件之間連接關系的改變,你不去申請專利的話,成品出去人家一看就能仿,這時候申請專利是必須的。因為你不申請專利,人家仿了,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要看你的技術是屬于可公開的,還是不可公開的。如果是不可公開的,就要把牢自己的研發部門,要有一定的保密制度,這樣以后可以用商業秘密去規范它,用商業秘密去追究他人的責任。商業秘密也可以上升到刑事犯罪層面。但是如果人家設備一做出來,就是可見的,所以我建議還是以專利申請去保護自己。
全縫信息中心:謝謝嚴律師接受我們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