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機MAQI,電腦同步車倒針斷線
美機MAQI,電腦同步車倒針斷線
從去年二季度開始,不少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都遭遇了外貿訂單下降的問題。美國和歐盟是中國紡織服裝重要的出口方,但是這幾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到美歐的市場份額在下滑。那么中國紡織服裝外貿訂單減少到底有何原因?紡織業路在何方?
2023年1-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182億美元,下降5.3%,其中紡織品出口568.3億美元,下降9.4%;服裝出口613.7億美元,下降1.1%。5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253.2億美元,下降13.1%,環比下降1.3%。其中紡織品出口120.2億美元,下降14.2%,環比下降5.6%;服裝出口133億美元,下降12.2%,環比增長3%。在外貿目的地上,對東盟、歐盟進出口持續增長,對美國、日本的進出口繼續下降。增長的趨勢有所放緩,下降的幅度卻在擴大。
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672.3億美元,同比下降6.8%,同期中國貨物出口額為8218.31億美元,同比增長0.5%。
5月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再降,紡織品出口下降速度超過服裝。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稱,在外需仍未有效恢復的情況下,疊加去年同期供應鏈恢復、出口基數高的影響,5月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再次出現下降。按美元計,當月出口同比下降13.1%,環比下降1.3%。1-5月累計同比下降5.3%,降幅較上月擴大2.4個百分點。從出口商品類別看,由于海外需求下降,東南亞國家服裝出口訂單減少,導致中國紡織中間品出口下降速度超過終端服裝消費品,5月紡織品出口同比下降14.2%,環比下降5.6%;服裝出口同比下降12.2%,環比增長3%。
在出口下降的同時,中國在發達經濟體的服裝消費市場的份額在逐漸下滑,中國紡織品在歐美市場的份額大幅下滑。
國內紡織服裝訂單減少,外有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內有產業轉型升級、勞動力成本及其他成本優勢消失的影響,尤其是中美脫鉤的影響更甚,國內不少紡織企業紛紛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國家。
東南亞國家主要優勢是人工成本相對國內更加低廉,及享受主要發達經濟體國家和地區的關稅優惠,越南、孟加拉國、柬埔寨逐漸成為國內紡織企業的出海目的地。
訂單流向東南亞只是工廠“接單難”的一部分原因,俄烏沖突導致全球供應鏈壓力激增,推高了通脹,美國和歐洲消費者傾向于減少消費。
2020年疫情以來,全球市場萎縮、需求下降,中國外貿紡織服裝處在供過于求的階段。2022年12月美國零售銷售出現2021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環比下降0.6%,零售數據說明,通脹對消費的影響在加速,加息的負面效果正逐漸顯現。據最新相關機構統計數據,2023年4月美國共進口紡織品服裝78.9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2.4%。其中對主要進口國中國、印度、越南的進口同比分別下降22.3%、34%和36.1%。1-4月,美國共進口紡織品服裝276.48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3.59%。
據相關機構調研,需求減弱是目前紡織行業從業者對未來的主要擔憂。
“地緣政治”的不斷被提疊加全球通貨膨脹,以及暴漲的棉花價格,也是紡織行業人士感到擔憂的問題。
紡織行業目前的現狀,從根本上說,還是要擴大需求。
3月28日上午,“棉紡消費季”活動啟動儀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懊藜徬M季”是“消費提振年”的重要活動,由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供銷合作總社共同組織開展?!懊藜徬M季”以“共同織造美好生活”為主題,將于2023年4—6月舉辦系列消費促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創新消費場景,宣傳綠色消費理念,以高質量棉制紡織品服裝供給,引領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為恢復和擴大消費注入動力。
近期,由湖北省商務廳組織的“全國棉紡消費季”湖北特色棉紡服裝產銷對接活動開展?!拔逡弧逼陂g,黑龍江省開展“五五煥新節·棉紡消費季”活動。6月10日,由山西省商務廳主辦的全國“棉紡消費季”山西站活動在太原啟動。
外部是,外貿企業主動出海搶訂單,擴大海外市場。
國內也有相關省市出臺了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除了外貿訂單需求,內部是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促消費政策落地,通過舉辦專業展會來加快上下游溝通,促進成交。
2023年1-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182億美元,下降5.3%,其中紡織品出口568.3億美元,下降9.4%;服裝出口613.7億美元,下降1.1%。5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253.2億美元,下降13.1%,環比下降1.3%。其中紡織品出口120.2億美元,下降14.2%,環比下降5.6%;服裝出口133億美元,下降12.2%,環比增長3%。在外貿目的地上,對東盟、歐盟進出口持續增長,對美國、日本的進出口繼續下降。增長的趨勢有所放緩,下降的幅度卻在擴大。
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下滑
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672.3億美元,同比下降6.8%,同期中國貨物出口額為8218.31億美元,同比增長0.5%。
5月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再降,紡織品出口下降速度超過服裝。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稱,在外需仍未有效恢復的情況下,疊加去年同期供應鏈恢復、出口基數高的影響,5月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再次出現下降。按美元計,當月出口同比下降13.1%,環比下降1.3%。1-5月累計同比下降5.3%,降幅較上月擴大2.4個百分點。從出口商品類別看,由于海外需求下降,東南亞國家服裝出口訂單減少,導致中國紡織中間品出口下降速度超過終端服裝消費品,5月紡織品出口同比下降14.2%,環比下降5.6%;服裝出口同比下降12.2%,環比增長3%。
在出口下降的同時,中國在發達經濟體的服裝消費市場的份額在逐漸下滑,中國紡織品在歐美市場的份額大幅下滑。
訂單流向東南亞
是全球區域產業分工演變
國內紡織服裝訂單減少,外有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內有產業轉型升級、勞動力成本及其他成本優勢消失的影響,尤其是中美脫鉤的影響更甚,國內不少紡織企業紛紛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國家。
東南亞國家主要優勢是人工成本相對國內更加低廉,及享受主要發達經濟體國家和地區的關稅優惠,越南、孟加拉國、柬埔寨逐漸成為國內紡織企業的出海目的地。
產業分工之外
全球需求端也不樂觀
訂單流向東南亞只是工廠“接單難”的一部分原因,俄烏沖突導致全球供應鏈壓力激增,推高了通脹,美國和歐洲消費者傾向于減少消費。
2020年疫情以來,全球市場萎縮、需求下降,中國外貿紡織服裝處在供過于求的階段。2022年12月美國零售銷售出現2021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環比下降0.6%,零售數據說明,通脹對消費的影響在加速,加息的負面效果正逐漸顯現。據最新相關機構統計數據,2023年4月美國共進口紡織品服裝78.9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2.4%。其中對主要進口國中國、印度、越南的進口同比分別下降22.3%、34%和36.1%。1-4月,美國共進口紡織品服裝276.48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3.59%。
“地緣政治”的不斷被提疊加全球通貨膨脹,以及暴漲的棉花價格,也是紡織行業人士感到擔憂的問題。
紡織業路在何方?
紡織行業目前的現狀,從根本上說,還是要擴大需求。
3月28日上午,“棉紡消費季”活動啟動儀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懊藜徬M季”是“消費提振年”的重要活動,由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供銷合作總社共同組織開展?!懊藜徬M季”以“共同織造美好生活”為主題,將于2023年4—6月舉辦系列消費促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創新消費場景,宣傳綠色消費理念,以高質量棉制紡織品服裝供給,引領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為恢復和擴大消費注入動力。
近期,由湖北省商務廳組織的“全國棉紡消費季”湖北特色棉紡服裝產銷對接活動開展?!拔逡弧逼陂g,黑龍江省開展“五五煥新節·棉紡消費季”活動。6月10日,由山西省商務廳主辦的全國“棉紡消費季”山西站活動在太原啟動。
外部是,外貿企業主動出海搶訂單,擴大海外市場。
國內也有相關省市出臺了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除了外貿訂單需求,內部是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促消費政策落地,通過舉辦專業展會來加快上下游溝通,促進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