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機MAQI,工業縫紉機電控維修資料
美機MAQI,工業縫紉機電控維修資料
【數實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之一】
如何看“數實融合”
介紹:本文對 “數實融合”的相關表述做了探討,同時通過對汽車行業與紡織行業發展歷程的回顧,分析出數實融合第三次浪潮所孕育的重大機遇。
如何理解
數實融合的兩種表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1月16號的《求是》雜志上發表了“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文章,總結回顧中國數字經濟的政策,并對未來發展數字經濟提出了七個方面的舉措,是指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文中提到“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北澈笫且驗橹袊ヂ摼W的獨特發展路徑,首先是在用戶和消費側崛起,然后只有向產業的縱深去滲透和應用,才會帶來整個經濟的全方位增長。
目前,怎么理解“數字融合”,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從不同角度看,甚至還存在著一定對立的解讀。在《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里,其表述是“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在總書記《求是》雜志那篇文章里,既提到了“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也提到了“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這兩種不同的表述,在社會上引發了一些爭論,就是數字經濟是不是實體經濟?我的理解是,數字經濟當然是實體經濟。既然數字經濟是實體經濟,為什么還要和實體經濟相融合?這背后其實隱含了兩層重要的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數字化的各個要素,包括數字技術、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化人才等,這些數字化的各個要素要跟非數字化的實體經濟融合。
第二層含義是,數字經濟本身就是數字技術及所有數字要素原生的一個產業,是數字技術的產業化,數字各個要素的應用化,它當然是實體經濟,而且是一個高質量的實體經濟。因此數字經濟跟實體經濟融合,就是要把代表數字經濟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包括數字技術產業創造的新模式、新思想、新方法、新工具,與非數字化的實體經濟去融合,推動其升級轉型。
從這兩個層面去理解數實融合的兩種表述,就不存在矛盾了。
如何理解
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的那篇文章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話,就是它的標題“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在文章開篇就提到,2016年提出要“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但到2022年1月,出現了“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新的提法,這一變化表明,“大”不再是第一目標,“強”和“優”更加重要,這體現了對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
“強”就是要加強技術,加強自主技術,防止卡脖子,讓技術為經濟產生更大的支撐。所以“強”更加意味著在技術含量上提高,而不只是在規模上擴大。
“優”就是要讓產業朝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因為在之前以“規模”和“大”為目標的快速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新問題,出現了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需要政府建立一些制度,規范產業發展。所以把握好發展與規范二者的平衡。
如何看待
汽車工業的數實融合?
我們回顧一下整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
最早是機械化汽車階段。在1705年到1834年間,英國最早發明了蒸汽汽車,然后法國、德國將汽車技術進一步放大。英國發明了汽車,但沒有把汽車產業化,因為英國當時出臺了一個“紅旗法案”,要求汽車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5英里/小時,而且要在汽車的前方揮舞紅色旗幟示警。紅旗法案這樣一個保守的制度,導致英國未能發展起汽車工業。燃油汽車在德國發明發展以后,汽車走了一條小批量個性化制造的發展道路。后來,在美國,福特汽車廠發明了T型車,并將其生產設計為大規模的流水線作業后,才使汽車在全球普及成為一種可能。自此,汽車從單件小量生產,進入到大規模生產制造的時代。
緊接著汽車工業進入到第二階段。大約從五、六十年代開始,汽車里加入了電子器件和電子系統,整車的電子化占比越來越高,一輛車貴不貴,性能好不好,主要取決于電子元器件裝了多少。尤其是高端汽車,電子器件的使用量特別的高,包括剎車系統、安全系統、控制系統等的電子化,顯著提升了汽車的安全性能和舒適度。
第三階段,就是智能化汽車的階段。智能化汽車是在電動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數據化。例如,特斯拉為什么對整個汽車工業造成這么大影響,因為它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特征:
第一個特征,特斯拉汽車的驅動方式是電池,并建設了全球充電樁網絡和工業標準。
第二個特征,與之前汽車4S店的銷售方式完全不同,它完全是直銷,就是直接用APP購買,然后是單點發貨全國。這是典型的電商模式,沒有4S店式的經銷商體系,因此也不存在4S店向汽車廠家買貨及庫存的問題。
第三個特征,生產系統是全自動化。一輛傳統汽車大約有3萬到4萬個零部件和組件,特斯拉通過深度集成和模組化,大約降低到只有1萬多個組件。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維修也更容易。
第四個特征,每一次汽車的軟件升級,都通過數據卡從空中投放下來。不用開車到4S店去升級,整個車的維護及服務就通過這個車聯網來進行。
第五個特征,每一輛特斯拉在路上行駛時會不斷產生數據,車就是一個大數據的生產單元。然后通過進一步加工處理,讓自動駕駛系統得到進一步優化,這會構成市場競爭門檻。所以單個車不重要,是后面的這套網絡系統、數據系統和智能系統更加重要,在后臺用神經網絡技術去處理攝像頭拍下的所有照片流,形成一套智能系統來指揮車的運行。特斯拉已經不是一輛汽車,而是一個網絡,是一套系統和體系。
今天的產業已經沒法在一個單機上來競爭,要活下去,就必須變成一個整體的系統。未來汽車真正發展的方向就是智能。
這就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三個階段,機械化、電子化和智能化,智能化是汽車工業的第三階段。因此,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一定是依靠人工智能、大數據,通過數據的采集、加工、處理和應用,走智能化之路。整個汽車產業的數實融合就是這樣一條路徑和一套體系。
如何看待
紡織工業數實融合?
紡織工業最早出現在英國。為什么英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會變成全球經濟的領頭羊?是因為它發生了動力革命,發明了蒸汽機,蒸汽機裝配到車上變成汽車,裝配到船上就開始海外擴張、在全球建立殖民地,裝配到紡車上就成就了紡織工業,然后進一步把紡織產業規?;@是最早期階段。
第二個階段,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全球協作的階段
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支撐下,建立紡織工業的全球分工體系,就是在哪種棉花、在哪生產化纖材料、在哪紡織、在哪制作成衣,與地理位置沒關系,而與銷售、存貨和勞動力在哪里有更低的成本和效率相關。所以紡織工業在全球形成了規?;姆止ぃ纾媪系纳a制造大部分在中國,通過集裝箱,來運送所有的原材料。發展到后面,生產制造的機器系統也已經不重要,而是價值鏈的組織變得更重要。我們發現,紡織服裝業的原材料供應、生產制造,如果不與營銷體系及營銷網絡相結合,制造業沒有出路,因為找不到消費者。
第三個階段,是智能化階段
現在這個時代,由于每個單件的制作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高,原料供應及服裝生產均出現大量過剩。今天的服裝產業,不論是中國品牌,還是國外品牌商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如何把一個人、十個人或100個人,甚至1000個人的個性化需求組織起來,讓上游服裝生產企業快速生產制造。現在的消費者,希望兩周之內收貨,如果超過兩周,工廠將丟失大量的訂單。犀牛智能制造,構建了一套新的云上智能化生產系統,從消費者下訂單到收貨,可以在一周內完成。
服裝工業也正在走這樣一條路,未來也應該走這樣一條路,就是借助云計算、大數據或者互聯網來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所以高質量發展的要義里,一定是利用數字技術,利用新的數字業態來完成。
數實融合的三次浪潮
第一個浪潮是由IT驅動
大約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以PC為代表的技術逐步進入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工廠開始使用信息系統,例如銀行系統開始用ERP,部署大型的數據庫軟件。這個階段產生了一家領頭的公司“IBM”,這家公司大約在2010年時,市值達到最高點,約1.36萬億人民幣。當然,這個階段還有很多代表性的公司,如微軟、英特爾等,也有很多其他代表性的事件。
第二個浪潮是由互聯網驅動
2000年以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類似雅虎這樣的門戶網站開始一路發展,從電腦到手機,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其中代表性的企業就是蘋果公司。蘋果公司一方面定義了智能手機,另一方面開發了APP store,一個應用市場的分發系統。蘋果公司市值最高的時候達到3萬億美元,其主要利潤來自于手機和APP store的分賬。這個階段,產生了大批量的科技平臺企業。
第三個浪潮是由人工智能驅動
從IBM 的Waston開始,到后面谷歌的知識圖譜,到2016年AlphaGo下棋戰勝人類高手,再到如今最火熱的ChatGPT和AI大模型,人類社會正在走進一個智能化的新時代。如果蘋果公司3萬億美元市值是第二浪公司的市值巔峰,那么預測在第三浪會誕生市值10萬億美元的公司。在這一輪浪潮下,領先的企業未必還能立于潮頭,當然個別企業可能例外,但絕大多數企業將會被新一代的創新企業所取代。
今天要實現數實融合、數字化轉型,如果還繼續沿用IT+、互聯網+的做法,很快就將落伍。高質量發展就是要不斷開發最先進的數字技術,并將這些新技術、新數字化要素,用來升級我們的管理流程、發展理念,用智能化的新技術、新模型和新思路來實現數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