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來襲!紡織服裝業面臨交貨延誤和訂單流失風險??!
1. 減產風暴來襲!4家化纖大廠計劃一起減產20%(熱度:★★★★★★★★)
近期終端需求走弱明顯,聚酯工廠減產壓力增大,據悉,本周一開始,桐昆、新鳳鳴、恒逸、天圣各家計劃減產20%,合計減產規模約450萬噸,恢復時間待定,目前減產的品種主要以虧損多、庫存高的品種為主,預計其他庫存較高的企業也將相應減產。
2. 繼越南封城后,又一東南亞紡織強國也撐不住了(熱度:★★★★★★★)
據《每日星報》8月11日報道,孟加拉當地出口制造商面臨交貨延遲以及價格上漲等問題日漸突出。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BGMEA)與孟加拉國針織品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BKMEA)為避免問題再度激化導致的出貨量減少以及不能按時交貨等損失,與孟加拉國紡織廠協會(BTMA)緊急召開了線上會議。
BGMEA與BKMEA的主席們在會議中提出,要求紡紗廠降低紗線價格,并在出口訂單快速增長時保持供應穩定。主席補充說到自2020年9月以來,紗線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與其他國家相比競爭力下降。
3. “買漲”失敗、“促銷”失靈,聚酯工廠的日子越來越難!(熱度:★★★★★★)
國際油價的下跌,帶動了整個聚酯產業鏈的下行,為原本利潤的滌綸長絲去庫存之路再次蒙上了一層陰影。
8月以來,滌綸長絲就進行了多次促銷,下調100-200元/噸。而12日,聚酯工廠再下調100-150元/噸。然而8月以來的促銷,最后卻是以平均周產銷50%左右收尾,交投氣氛相當低迷?!百I漲”失敗、“促銷”也同樣失靈了,工廠庫存壓力在產銷持續清淡的現狀下緩慢增加,聚酯工廠的日子越來越難!
4. 商務部預警:越南紡織服裝業面臨交貨延誤和訂單流失風險(熱度:★★★★★)
據越南《投資報》8月4日報道,越南紡織服裝協會主席武德江表示,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越南紡織服裝業面臨嚴峻挑戰。在疫情最嚴重的南部地區,大量紡織服裝企業停產。許多企業實行“三就地”(就地生產、就地用餐、就地住宿)模式一段時間后,無法堅持下去,原因是維持生產的成本太高,生產效率低,還要安排工人吃住,壓力很大,以致許多工廠被迫停產。有的企業旗下19家工廠,由于無力實行“三就地”而被迫全面停產。目前只有紡紗、織布、印染企業能維持“三就地”模式,這些企業共同特點是大量使用機械設備,用工較少,安排工人就地食宿相對容易。但服裝生產企業用工量大,有的企業員工多達數萬人,實行“三就地”模式是不可行的。
同時在 8 月份復雜的 Covid-19 形勢下,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越南正面臨著訂單被競爭對手搶走的風險。位于南部平陽省的嘉定集團 JSC 已獲得 12 月底前的訂單,但面臨更高的材料價格、延遲發貨以及更高的物流成本。該公司的管理委員會表示,如果大流行持續下去,它將無法履行其訂單。南部地區80%以上的服裝和紡織企業不得不降低勞動生產率或停產以抗擊。
5. 新鄉化纖上半年凈利大增近25倍,2021年氨綸價格已上漲178%(熱度:★★★★)
8月10日新鄉化纖晚間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收益于氨綸價格大漲,上半年業績增幅近25倍。公司董事會秘書肖樹彬表示:“氨綸產品零庫存,甚至需要排隊。疫情打破了紡織業的周期性波動特征,未來行業波動規律如何需要繼續觀察?!?br />
中國化纖經濟信息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氨綸40D均價為58787元/噸,較2020年同期的29199元/噸同比上漲101%。6月末時價格曾上調至71500元/噸,創下了2010年8月以來的歷史新高。到目前為止,氨綸價格漲幅達178%。
近兩年來,在疫情肆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化工企業的生存可謂是舉步維艱。更有甚者,部分化工企業因無力生存而被迫選擇倒閉。
根據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公開資料顯示:70%以上的企業都是因為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此進行了依法處罰。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由中國市場監管官網發布化工處罰企業數量驚人,其中僅2021年前七個月被處罰的化工企業數量近2000家。
7. 溢達集團起訴美國政府獲初步勝利,有望從實體清單中移出(熱度:★★)
8月4日,據港媒南華早報報道稱,世界上最大的襯衫制造商之一香港溢達集團(Esquel Group)贏得了一個罕見的勝利。此前,溢達集團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提出訴訟,并就此事對整個集團造成的經濟及聲譽損失尋求法律幫助。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上周二提交的一份聯合動議,美國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 (End-User Review Committee)最終投票決定,在某些條件下,將香港紡織服裝生產商溢達集團子公司昌吉溢達子公司從所謂的實體清單中移除。
8. 擅自丟棄廢布!蘇州某紡織企業面臨54.434萬元處罰(熱度:★)
近日,吳江區盛澤鎮綜合執法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南二環路盈潤大廈大門東邊約110米處生活垃圾臨時堆放點有人擅自丟棄廢布。接報后,執法隊員迅速趕往現場展開調查,通過調取現場監控視頻和實地走訪,最終確認廢布為吳江**絲綢整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平某某丟棄。
依據2020年9月1日新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0條、第102條的有關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故吳江協煜絲綢整理有限公司擅自丟棄廢布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企業將面臨54.434萬元處罰。
近期終端需求走弱明顯,聚酯工廠減產壓力增大,據悉,本周一開始,桐昆、新鳳鳴、恒逸、天圣各家計劃減產20%,合計減產規模約450萬噸,恢復時間待定,目前減產的品種主要以虧損多、庫存高的品種為主,預計其他庫存較高的企業也將相應減產。
2. 繼越南封城后,又一東南亞紡織強國也撐不住了(熱度:★★★★★★★)
據《每日星報》8月11日報道,孟加拉當地出口制造商面臨交貨延遲以及價格上漲等問題日漸突出。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BGMEA)與孟加拉國針織品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BKMEA)為避免問題再度激化導致的出貨量減少以及不能按時交貨等損失,與孟加拉國紡織廠協會(BTMA)緊急召開了線上會議。
BGMEA與BKMEA的主席們在會議中提出,要求紡紗廠降低紗線價格,并在出口訂單快速增長時保持供應穩定。主席補充說到自2020年9月以來,紗線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與其他國家相比競爭力下降。
3. “買漲”失敗、“促銷”失靈,聚酯工廠的日子越來越難!(熱度:★★★★★★)
國際油價的下跌,帶動了整個聚酯產業鏈的下行,為原本利潤的滌綸長絲去庫存之路再次蒙上了一層陰影。
8月以來,滌綸長絲就進行了多次促銷,下調100-200元/噸。而12日,聚酯工廠再下調100-150元/噸。然而8月以來的促銷,最后卻是以平均周產銷50%左右收尾,交投氣氛相當低迷?!百I漲”失敗、“促銷”也同樣失靈了,工廠庫存壓力在產銷持續清淡的現狀下緩慢增加,聚酯工廠的日子越來越難!
4. 商務部預警:越南紡織服裝業面臨交貨延誤和訂單流失風險(熱度:★★★★★)
據越南《投資報》8月4日報道,越南紡織服裝協會主席武德江表示,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越南紡織服裝業面臨嚴峻挑戰。在疫情最嚴重的南部地區,大量紡織服裝企業停產。許多企業實行“三就地”(就地生產、就地用餐、就地住宿)模式一段時間后,無法堅持下去,原因是維持生產的成本太高,生產效率低,還要安排工人吃住,壓力很大,以致許多工廠被迫停產。有的企業旗下19家工廠,由于無力實行“三就地”而被迫全面停產。目前只有紡紗、織布、印染企業能維持“三就地”模式,這些企業共同特點是大量使用機械設備,用工較少,安排工人就地食宿相對容易。但服裝生產企業用工量大,有的企業員工多達數萬人,實行“三就地”模式是不可行的。
同時在 8 月份復雜的 Covid-19 形勢下,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越南正面臨著訂單被競爭對手搶走的風險。位于南部平陽省的嘉定集團 JSC 已獲得 12 月底前的訂單,但面臨更高的材料價格、延遲發貨以及更高的物流成本。該公司的管理委員會表示,如果大流行持續下去,它將無法履行其訂單。南部地區80%以上的服裝和紡織企業不得不降低勞動生產率或停產以抗擊。
5. 新鄉化纖上半年凈利大增近25倍,2021年氨綸價格已上漲178%(熱度:★★★★)
8月10日新鄉化纖晚間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收益于氨綸價格大漲,上半年業績增幅近25倍。公司董事會秘書肖樹彬表示:“氨綸產品零庫存,甚至需要排隊。疫情打破了紡織業的周期性波動特征,未來行業波動規律如何需要繼續觀察?!?br />
中國化纖經濟信息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氨綸40D均價為58787元/噸,較2020年同期的29199元/噸同比上漲101%。6月末時價格曾上調至71500元/噸,創下了2010年8月以來的歷史新高。到目前為止,氨綸價格漲幅達178%。
6. 注銷登記、吊銷執照!近2000家工廠被罰?。岫龋骸铩铩铮?/span>
近兩年來,在疫情肆虐,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化工企業的生存可謂是舉步維艱。更有甚者,部分化工企業因無力生存而被迫選擇倒閉。
根據中國市場監管行政處罰文書網公開資料顯示:70%以上的企業都是因為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此進行了依法處罰。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由中國市場監管官網發布化工處罰企業數量驚人,其中僅2021年前七個月被處罰的化工企業數量近2000家。
7. 溢達集團起訴美國政府獲初步勝利,有望從實體清單中移出(熱度:★★)
8月4日,據港媒南華早報報道稱,世界上最大的襯衫制造商之一香港溢達集團(Esquel Group)贏得了一個罕見的勝利。此前,溢達集團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提出訴訟,并就此事對整個集團造成的經濟及聲譽損失尋求法律幫助。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上周二提交的一份聯合動議,美國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 (End-User Review Committee)最終投票決定,在某些條件下,將香港紡織服裝生產商溢達集團子公司昌吉溢達子公司從所謂的實體清單中移除。
8. 擅自丟棄廢布!蘇州某紡織企業面臨54.434萬元處罰(熱度:★)
近日,吳江區盛澤鎮綜合執法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南二環路盈潤大廈大門東邊約110米處生活垃圾臨時堆放點有人擅自丟棄廢布。接報后,執法隊員迅速趕往現場展開調查,通過調取現場監控視頻和實地走訪,最終確認廢布為吳江**絲綢整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平某某丟棄。
依據2020年9月1日新修訂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20條、第102條的有關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故吳江協煜絲綢整理有限公司擅自丟棄廢布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企業將面臨54.434萬元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