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藏連心 | 慶祝建黨100周年上工申貝集團公益捐贈活動
迎建黨百年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上工申貝集團攜手旗下百年民族品牌“蝴蝶牌”發起“上海蝴蝶飛進紅河谷”公益活動,向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邊境小康示范村龐達村捐助15臺蝴蝶牌智能家用縫紉機,為當地村民勤勞致富,文創發展增添一份綿薄之力。
龐達村是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下亞東鄉轄村,位于洞朗地區的亞東河河谷的西岸,中國與印度、不丹三國交界處,因附近洞朗高原的龐達草場而得名,是亞東縣的邊境小康村之一。2020年9月,27戶124名農牧民群眾,從多情湖畔的亞東縣堆納鄉尚堆村(海拔4630米)自愿搬遷至龐達村,成為邊境小康村的第一批搬遷住戶。萬里邊關,國之藩籬。作為守護祖國西南大門的邊境村之一,龐達村是守邊固邊興邊的前沿陣地。龐達村村民們像格桑花一樣扎根在這里,守護神圣國土、建設幸福家園。
受特殊的歷史、地理和復雜的周邊鄰國環境等因素影響,面對搬遷前后2000多米的海拔落差的居住環境,抵邊的村民們要面臨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生產方式等多方面的改變。
在了解到這些問題和困難后,上工申貝市場部負責人與當地人社局建立聯系,對龐達村27戶124位村民進行了深入調研。據了解,在沒有動遷之前,大多數村民是依靠農牧產業為生,搬到龐達村之后發生了巨大改變,守土戍邊與生產協作成為了主要的生產方式。村里一些有手藝的牧民想利用當地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優勢,協同縣里的旅游產業做一些文創產品,實現自主生產,銷售變現。
上工申貝集團在得知這些信息后,整合公司資源,調動集團旗下蝴蝶牌縫紉機的品牌社區“縫繡家園”服務團隊,與亞東縣人社局對接,提出共同組建龐達村農村合作社,建立“龐達村-縫繡家園生產示范點”的想法。通過”縫繡家園社區”,建立滬藏兩地互通、互助的渠道,搭建起滬藏兩地人民的友誼橋梁。
6月29日,上海縫繡家園服務團隊將第一批蝴蝶牌智能家用縫紉機公益物資安全寄出。日后,滬藏兩地將依托“縫繡家園”搭建起的溝通平臺,通過產品使用培訓、文創產品設計、政府資源對接、電商平臺合作等方式,幫助龐達村農村合作社完成文創產品的生產設計和銷售變現,打造抵邊村“縫繡家園示范點”新模式。
“上海蝴蝶飛進紅河谷”的活動再次展現了上海人民援助西藏邊境地區的又一公益行為。當地藏民不僅住進了溫暖明亮的新房,而且還能夠在家里用蝴蝶縫紉機創作、縫繡出各種具有藏族特色的文創產品,豐富當地旅游特色,實現抵邊村民的生產創收,生活富足。
我們都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和守護者。龐達村作為亞東縣抵邊建設的第一村,是堅持“屯兵和安民并舉,固邊和興邊并重”的具體實踐。這無不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進了黨的感召力、祖國的向心力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上工申貝作為一家民族企業,勇擔歷史責任,發揮品牌力量,緊緊圍繞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努力奮進,點燃中國正能量,為黨的100周年誕辰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