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約1000億盧比,印度服裝業遭沖擊!部分訂單轉向中國市場等
雖然與4月、5月時相比,印度疫情已有所緩解,無論是新增確診病例數還是死亡人數都已大幅下降,但截至6月22日,該國累計確診病例還是突破了3000萬例關口,死亡人數已超過39萬例,與40萬關口僅“一步之遙”。
在此情況下,該國的多個行業尤其是制造業,都受到了嚴重沖擊。
疫情致大量訂單丟失,印度一市服裝行業損失達約1000億!
央視財經6月23日消息,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蒂魯布爾市,是該國成衣生產的重要基地,該市有著17500多家服裝加工廠,全國有60%的針織服裝都出自這里,許多跨國服裝快消品企業都是這些加工廠的客戶,但由于疫情影響,這17500家加工廠已然損失慘重。
疫情對這些加工廠的影響主要在生產上。據蒂魯布爾市服裝出口協會的主席介紹,國際成衣公司每月都會推出新品,正常時候,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服裝加工廠有時甚至需要“加班加點”配合出貨,但自印度第二波疫情反彈以來,當地加工廠不得不減產甚至停工,已有長達兩個多月未能滿足客戶需求。
具體統計數據顯示,第二波疫情期間,由于丟失大量訂單,該市的服裝加工廠至少損失了約10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87億元)。行業警告稱,若再不全面復工,最嚴重的后果將是永遠失去國際客戶。
需要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在印暴發時,就有報道稱,印度成衣業將因疫情損失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0億元),可以理解為,印度兩波疫情的暴發,都對該國服裝業造成了嚴重沖擊。而根據相關資料,印度紡織服裝產業在印度總出口中占據的份額達到12%,為該國提供約1200萬個就業崗位。
更糟糕的是,印度公共衛生專家還表示,第三波疫情的到來已不可避免,可能會從9月至10月開始。也就是說,印度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困于疫情,印度服裝業的復蘇或許還要等很長一段時間。
訂單回流中國?前5月服裝出口大增48%!官方回應:正常商業行為!
印度疫情遲遲未見曙光,甚至還將迎第三波反彈,為了保證出貨,跨國服裝零售商紛紛另選合作伙伴——一項數據顯示,部分零售商已將15%-20%的訂單轉移至其他國家,例如中國。
針對這一說法,有分析認為這是很有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中國擁有最完整的紡織產業鏈,有能力承接這些回流的訂單;另一方面,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在中國生產,連銷量都不需要過多擔憂”。
日媒近期的報道就稱,一家受訪企業表示,由于訂單回流,公司前4月的長絲出口已大增近60%;另一家企業則表示,從2020下半年開始,公司的訂單就開始大幅增長,“排隊都排到了2022年”。
今年前5月中國服裝行業的出口數據也很直觀,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長17.3%,至1126.9億美元;其中服裝出口同比增長48.3%,至566.1億美元。
內衣背扣機生產視頻,咨詢熱線:13822177918(郭生)
對此,我國官方發言人早在2020年10月就已作出了回應,稱中國率先實現復工復產,支撐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跨國服裝企業的“轉移訂單”,是衡量了不同國家的生產能力后做出的選擇,是再正常不過的商業行為。